![](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违规渔具清理整治“清网”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2020年底全国海洋禁用渔具基本杜绝,渔具网目尺寸基本合规,渔获物幼鱼比例符合国家要求。
资料图:渔民捕鱼。 宋从勇 摄
通知称,近年来,全国各地都认真组织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行动,尤其是自2018年起,我部组织开展了海洋违规渔具清理整治“清网”行动,掀起了清理整治工作的高潮,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国已清理违规渔具100余万张(顶),违规渔具使用态势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各地要对前期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积极谋划,努力抓好2019年违规渔具清理整治工作,确保三年“清网”行动工作目标的实现。
——完善方案,明确措施。各地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尤其是机构改革后,渔业主管部门更要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确保清理整治“清网”行动等工作取得实效,力争2020年底全国海洋禁用渔具基本杜绝,渔具网目尺寸基本合规,渔获物幼鱼比例符合国家要求。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结合休渔、禁渔和幼鱼比例检查等制度的宣传,掀起宣传违规渔具清理整治的热潮,要在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覆盖面广、投放精准等特点,采用短视频、微信、动漫等多种方式宣传渔具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与渔民面对面宣传的力度,通过领取柴油补贴时签订使用合规渔具合法生产承诺书、以案释法、公开集中销毁收缴的违规渔具等形式营造清理整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地制宜,完善管理制度。由于我国水域辽阔,渔民生产方式复杂,使用渔具存在多样化、差异化特点,各地要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资源和生产实际,组织本区域内的科研机构、高校、行业社团开展捕捞渔具渔法相关理论技术研究和渔民可承受能力调研,逐步完善或明确渔网具规格、携带数量、灯光强度等规定,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渔具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国家和地方渔具管理一体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