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发掘古墓,是为了了解历史,还原历史的重要手段,是解读历史文本的重要辅助材料。不过,对于古墓主人的认定始终是考古界和历史界的一大难题。2006年在北京一工地施工现场,意外地发现一古墓,考古人员迅速对其进行发掘,然而墓中并没有贵重的随葬物品,这让考古人员陷入了困境,出土的尸体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只能判断是男性和大概时间。
唯一让考古人员欣慰的是尸体保存完好,皮肤还富有弹性,呈古铜色,脚上的鞋还在,头发指甲也未腐烂。棺椁旁零星散落着一些顺治和康熙年间通行的铜钱,棺盖上清晰地刻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这句话就是说尸体可能是一位清朝的普通官员。